大学是一个主要由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的小社会,正值青春妙龄的大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憧憬,但近而引发的恋爱问题如恋爱动机盲目、功利化倾向严重、恋爱低龄化、恋爱悲剧、网恋日益开放等等也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个方面。
什么是恋爱?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相依恋的情感,它是人性的一部分。“恋爱”则是两人之间由“爱情”引发的行为,一般指一段关系。本文主要探讨爱情的“情爱”,即恋爱心理部分。
恋爱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真心喜欢
每个人在遇到自己欣赏、爱慕的人时,往往会想要去接近他/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青春懵懂的一个阶段,大学校园里对恋爱的管制也没有高中时那么严格,所以当大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时,会倾向于与对方发展一段恋爱关系。
(2)心理需要
大学生活有充足的自由时间供大学生自己支配,很多大学生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和以前生活的环境独自在外,面对陌生环境,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为了弥补心理上的空虚,有些学生会通过结交异性来寻求精神寄托,这是一种“移情”的需要。
(3)生理需要
性冲动是大学生恋爱行为的诱因之一。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其生殖系统已经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异性特别敏感。为满足生理需求而去谈恋爱,与爱情的本质相违背,也会容易导致人沉溺于物质的满足。
二、外界因素的影响
(1)受周围人的影响
看到别人都在谈恋爱,部分的同学会产生“其他人恋爱,那自己也要恋爱”的想法,觉得孤独是可耻的,把没有异性朋友视为没有人缘的表现。
(2)错误观念和思潮的影响
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这样的观念:“在大学里没谈过恋爱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这样的观念容易错误地引导大学生群体,这样的观念属于没有正确认识爱情的本质,会使大学生盲目追求一段恋爱关系,而不是爱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