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大学生参军入伍热情 持续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
福建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省教育厅厅长 黄红武
近年来福建大学生征兵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强和改进兵役工作系列指示精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兵役机关和高校的组织力、动员力,不断推进我省大学生征集数量屡创新高,大学生征集比例从2012年的21%提升到去年的47.1%,连年超额完成征集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坚强的领导提振“推动力”
领导重视是鲜明的特色和对工作最有力推动。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一直把高校作为征兵的主阵地,在力量调配、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历任省长都亲自担任省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从源头提振各级抓大学生征兵的信心和动力。省教育厅每年都成立由厅长任组长的大学生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并向省征兵办派出3名同志,全程参与高校征兵工作。全省87所高校全部挂牌成立了征兵办,做到机构健全、人员配齐、制度完善、规范运行。
二、以完善的政策强化“支撑力”
去年,我们在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和教育部相关大学生征兵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新出台了两项政策措施:一是按每名入伍大学生给予高校2500元的征兵工作专项补助,解决了经费短缺、工作开展不到位的问题;二是省教育厅根据各高校征集大学生数量,在翌年招生计划中按1:1.5给予指标奖励,解决了担心生源流失造成收入减少的问题。同时,推出了大学生士兵优待“省五条”优惠政策,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士兵招考录用、复学考学、创业就业等最关切的实际问题。去年,有40多名通过公务员“专门职位”考录的退役大学生已经上岗,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三、以系统的宣传深化“感召力”
我省每年召开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领导亲自作征兵宣传动员报告,帮助大学生提高认识,算清当兵的政治账、经济账和成长账;创新开展征兵工作宣传周活动,推动各高校普遍开展“一次政策咨询、一场典型报告、一堂集中宣传、一次党团活动、一条征兵宣传短信”活动,各高校充分利用毕业典礼、毕业晚会、毕业证书发放,用微博、微信、短信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征兵宣传。我厅还给每位毕业生发出一封《致毕业生的一封信》;与省军区联合组织开展优秀大学生士兵典型报告进校园活动,宣传高校学生在军营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真正让“参军入伍、报效国家、终身受益”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高校普遍做到了“十个有”:即策划有团队、活动有平台、咨询有热线,电视有专题、报纸有专刊、网络有专栏、短信有提醒、微博有互动、校校有亮点和人人有看点,实现了全省大学生“全员覆盖”。
四、以管用的措施增强“执行力”
征兵时间调整改革后,征兵与院校考试、学生放假、就业招聘交织交错,工作矛盾突出。为此,在业务建设上,每年组织两期高校征兵人员业务培训,学习领会有关政策法规,熟悉掌握工作流程,解决干不了、干不好等根本问题。在工作运行上。我们将学生征集任务分解至高校,高校再落实到院系,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把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班级。暑期高校征兵办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工作人员全时在位,及时为学生办理学籍保留、档案提调、关系转递等工作,解决大学生应征“摸不到门、找不到人、往返折腾”等问题。在机制完善上,各高校向辖区县(市、区)征兵办派驻联络员,及时掌握征兵新政策及工作动态,定期通报情况、会商情报,解决以往“两家都在抓、两头都落空”的问题。在激励问责上,我厅按征兵进度和时间节点,每周对全省87所高校报名应征、上站体检、双合格、定兵等数据进行排名通报,对完不成任务的高校及领导进行点名通报批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参评征兵、双拥、国防教育等先进资格。
2016年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军号已经吹响,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精神,把征集高校学生入伍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会同兵役部门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大学生征兵工作,为实现“强军梦”、“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